本次项目,建议充分利用原有的IP网络资源并综合考虑到安防管理系统联网的要求,传输网络性能应满足以下指标:
前端监控点与网络机房通过校园局域网传输,距离超长采用光纤传输到机房。分控中心和中心机房采用“光纤连接”2芯用于二级监控中心之间上传下达的视频信号以及视频矩阵联网控制信号,2芯用于组建视频监控专网。
l 网络运营商提供的裸光纤链路接入
l 光缆工程光纤线路距离>50M的必须走地下标准管道
l 整个网络应当满足稳定可靠、扩展方便、可管理等特点
l 采用单模光纤作为传输介质。 光纤传输主要技术性能满足如下:
l 采用单模光纤,波长为1310、1550nm;
l 光纤每公里衰减不大于0.4dB。
3.6 系统融合介绍
3.6.1 电子地图系统的融合
n 系统提供与GIS系统对接的SDK包
视频监控平台提供用于与GIS系统对接的SDK包。通过开发进行GIS系统调用。
提供的功能列表如下:
Ø 初始操作:设置网络环境、连接监控中心平台;
Ø 中间操作:浏览视频、云镜控制、图像抓拍、本地录像、平台录像、
前端录像、录像查询、录像回放、录像下载(由权限进行控制)、
日志查询、日志删除、本地录像文件播放、设备列表获取、告警自动通知、电视墙、电视墙预案、前端参数设置、个性设置、系统设置、移动侦测设置;
Ø 退出操作:停止视频浏览、停止录像播放、停止录像下载、断开连接。
n 导入图层数据
对于在原有的监控中心平台上添加GIS的部分功能,以便直观的对各个监控点进行预览和监控。采用客户自定义地图的方式来实现,先将已有的电子地图导入平台中,然后对当前的背景地图进行坐标初始化定义,之后就可以灵活的将各个监控点标志到地图中去,并且能够灵活的修改、添加各个监控点的信息,包括监控点的地理位置,责任人,联系方法,监控点配置等,除了一些固定的字段外,用户还可以灵活的添加几条扩展信息,将所有的这些数据保存到平台数据库里面去,同时把各个监控标志点和实际的监控点关联起来,这样就可以方便直观地操作监控终端以及快速浏览监控终端的图像。
系统可通过双击电子地图上的监控点,弹出视频浏览的对话框,直接浏览察看该监控点图像,支持进行该前端的PTZ操作、预设位操作、视频源选择、以及前端摄像头支持的特殊控制指令的发送。
系统的前端设备(网络摄像机、网络硬盘录像机等)具有多个报警输入与报警输出端口,用户可以根据情况进行报警预设,通过前端设备对信号的采集传输,完成从前端设备本身到监控中心多种报警形式,完成报警联动。
1、前端设备的报警输入与报警输出之间可以任意联动。可以将所有的报警输入联动到一个报警输出口,只要某个报警设备发生报警,那么该报警输出都发生动作;
2、在监控中心的录像服务器上,可以根据各前端设备不同的报警信号采集形式进行设置,一旦在远程发生报警,该录像服务器自动进行报警联动录像,为了便于用户发现报警前的远程现场情况,录像服务器支持图像预录功能,预录时间可以自由设定;
3、在监控中心的电视墙上,平时可以浏览各个前端设备的图像,若前端某个探测器报警,该前端设备的图像或周边多路图像自动出现在监控中心的大屏幕上(或者CU(客户端单元)的监控画面上),便于工作人员发现和处警。
各系统间的报警联动有:
n 报警与视频联动
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和上述各类报警子系统实现联动,一旦发生报警,系统将自动发出声光电警示、切换报警点图像上墙、进行图像抓拍、启动录像存储,同时弹出预先编辑好的处理预案,提示警察下一步处理流程。另外,系统还可以利用LED大屏单独显示告警文字,实现视频与告警信息的对应,直观明了。
n 语音对讲与视频联动
当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根据预设布防发生报警时,语音系统自动打开,可以实现点对点语音对讲和广播、喊话的功能。
n 电子地图与视频联动
电子地图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应用非常广泛,监控、报警等子系统都可以通过电子地图实现直观的信息点定位、查询和管理。科达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支持电子地图的集成,可在发生各类报警时,联动电子地图自动定位报警点的视频监控前端位置,并发出信号提醒工作人员。